100坦克
长期关注我们军事力量发展的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在大阅兵后,对首次公开亮相的新型100坦克(或称百式坦克)很有兴趣,几乎在第一时间撰文分析了我军这款陆战新锐。
文章开头就表示, 100坦克作为一种“第四代”主战坦克,配备了“无人炮塔、先进雷达、主动防护系统(APS)”以及“增强现实”(AR)技术。
《国家利益》的原文报道
文章表示,这款新式主战坦克装备有一门105毫米主炮(线膛炮)和一挺并列机枪,均安装在无人炮塔内。与大多数主战坦克所使用的120/125毫米口径主炮不同, 100坦克可以通过更小的口径来使用更加多样化的小口径弹药 。它还配备了全自动遥控武器系统和自动装弹机。
100坦克全身分布有多组摄像头和光电传感器,用于帮助乘员发现潜在威胁。 100坦克的主动防护系统包括一个360度无死角威胁探测装置,可探测和跟踪来袭的炮弹、火箭弹、导弹和无人机,并发射拦截弹将其摧毁。
无人炮塔具有许多优势,例如可为武器、弹药和任务载荷提供更多空间,同时可使坦克底盘上乘员舱得到更强的装甲防护。
《国家利益》表示,看起来这些特征与俄罗斯的T-14“阿玛塔”主战坦克相似,后者同样采用无人炮塔和先进传感器。但由于造价过高和技术缺陷,俄方始终无法按计划大规模生产T-14坦克。
不过这类问题对中国而言并非问题 ,无论资金还是产能,都无法阻挡这款新概念坦克加入中国陆军服役。
无法摆脱传统坦克概念的德国莱茵金属KF-51
除了俄罗斯T-14以外,最近几年德国、美国、法国都已推出或计划推出第四代新概念坦克。代表作就是德国的KF-51、概念中的豹 3、美国的艾布拉姆斯 X、印度的FRCV等。
不过除了俄罗斯的T-14属于官方确定和已经推出实体产品外,已有实车的KF-51、艾布拉姆斯 X都是企业自行开发的概念产品,其余的都还停留在纸面方案当中。
真正即有实车,又真正量产服役的仅有我们的100坦克。并且他们都没有我们此次公布的100坦克这样在新技术使用上的如此全面。
军迷制作的100坦克模型
《国家利益》也高度评价道, “中国的100坦克代表着坦克研发的新方向,更加注重传感器,而不是单纯增加复合装甲和反应装甲”。
《国家利益》高度评价100坦克,灰线处
文章还援引《环球时报》的说法,表示“ 中国新一代坦克和装甲车通过主动防护拦截器和远程武器站来抵御来袭反坦克弹药与无人机 ,这些技术使其在现代高威胁环境下具备强大战斗与生存能力。”
“从‘弹药与装甲的对抗’到‘信息化与火力的融合’,新型坦克和支援车辆又迈出了一步。 得益于高水平信息化带来的优势,它们的火力也将显著增强。 ”
《国家利益》认为,100坦克的研发正是针对无人机和现代反坦克武器的威胁而 ,这些武器往往攻击主战坦克的薄弱部位,尤其是顶部。 除传感器和摄像头外,100坦克还可携带并释放旋翼无人机,用于执行侦察任务,从而为乘员提供更强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
100坦克与100战斗支援车
除主战坦克外,还将列装一种同样被命名为“100”的战斗支援车。该车配备轻型高射速武器,用于“压制并消灭携带反坦克导弹的步兵或轻装甲车辆等非装甲目标”。 两种车型之间通过数据链共享信息,以利用敌方战场弱点进行作战。
相较中国100坦克的创新方案,虽然美国、德国、俄罗斯的同行也在其新方案中加入无人炮塔、集成 360° 传感器(仅有艾布拉姆斯 X有此功能)、混合动力(仅有艾布拉姆斯 X有此功能)、主动防护系统等,并且也努力减少车重。
艾布拉姆斯 X
但本质上他们仍然拘泥于传统的“甲弹对抗”,例如坚持使用130毫米口径的主炮(KF-51),缺少人工智能与AR/MR(增强现实)、无人机、大量光电传感器等新型技术。
而我们的100坦克很有可能成为全球第四代坦克设计的新标杆,或让其它国家在设计新型坦克时做出趋同于中国方案的选择 ——例如减少主炮口径、增加传感器和无人机以及采用混合动力等。
在文章的最后,《国家利益》表示,虽然他们尚不清楚100坦克何时服役的, “然而,不同于俄罗斯,中国不会长期宣传停留在‘纸面阶段’的武器系统 ”,将俄罗斯武器嘲讽了一番。
T-14
是的,早在2015年就出现在莫斯科红场阅兵的T-14,至今没有量产服役,也没有出现在俄乌冲突的前线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