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足球运动中,教练的影响力是否有边界?
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尤其是相比篮球、排球、橄榄球等其他集体运动项目来看的话,足球运动中教练影响力的边界甚至更加明显——在没有暂停的连贯场景中,教练临场影响比赛的能力相当有限。
相较之下,橄榄球每个回合都能有特别的战术,篮球一个暂停就能有一次非常精细的进攻战术,排球更是每一分之后都能换人调整选择战术。
而足球不是。
足球的大部分比赛计划都在赛前制定完成,而足球场的广阔空间决定了教练在场边的呼喊最终传达的比例相当有限。哪怕球员听到了教练的声音,但在高强度的无氧比赛里,需要停下来思考并理解也会带来信息损耗。
曾经有位教练告诉我,我们看到那些在场边的大喊大叫,对于教练自己舒缓压力的作用可能都比传达信息的作用来得更大。
在比赛之外的环节也是如此。职业队的教练对球员技术细节究竟能有多少影响,其实也是一个未知数。当一个27-28岁的球员已经有了稳定的技术动作和成熟的技术习惯后,用每周只有5次左右训练课的时间去改变他们数千次甚至近万次训练课养成的肌肉记忆,是一件很困难甚至是不现实的事情。
所以前两天,我在微博上分享了一位老法师告诉我的一句经验之谈:教练能负责的比赛内容,就是从一个禁区到另一个禁区。
足球教练影响力的边界,有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里皮治下的国足。
里皮的影响力立竿见影,毋庸置疑。但他短时间内只能做到让国足在已有球员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更有战斗力的打法,却肯定没有办法让某一位球员在能力上突然出现质的飞跃。
比如王燊超:当时他毫无疑问是国内最好的边后卫之一了,但他防守的习惯和对抗的动作肯定在一次两次只有十几天的集训中没有办法改变。于是在与叙利亚的比赛中,他错过了一次对抗,让曾诚送出了点球。
又比如曾诚:他长时间以来都是国内最好的门将之一,但他在比赛最后时刻一个明显距离更近的任意球时,却排出了实际上应该适合更远位置任意球的两段式人墙——这也同样不是教练能在一朝一夕改变的。这种场景下,教练只能选择相信场上的队员。
再或者,同样在这场2-2叙利亚的比赛里,进攻端也有很多差之毫厘的情景。张琳芃击中过横梁,郜林也有过不少次绝对算相当不错的射门机会。但形成了机会却无法破门,这些细微的差别其实同样不在教练的掌控范围内。
关于那场比赛,令我印象很深的一球是上半场尾声,郜林在右侧有反击机会,却第一时间选择了节奏停顿,没有将球直接传到中路前点跑位非常好的武磊脚下。
这是郜林踢球的习惯,当时他已经31岁了。
我们常说一些教练能让球员“涨球”,其实大部分时候并不是真的说在技术上有什么明显的提升,而是这个教练能为这位球员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和角色,让他已有的技术长处得到最好的发挥。
反之,国足当时一度反超的进球,就确实来源于里皮的调度——他在下半场刚开场10分钟时,就将发挥还算中规中矩的张稀哲换下,换上了一个正牌高点肖智,随后又换上了边路的姜志鹏。最后也是替补上场的姜志鹏送出传中,同样替补登场的肖智在禁区内拿下了第一点,找到了前插的吴曦完成破门。
这就是目前大部分足球教练能做到的极限。因为在足球场上,很难像篮球、橄榄球一样由教练在战术板上画出精准的皮球运行线路和跑动线路,只能有一个相对比较清晰但显然不是百分之百准确的方向。
说回申花,但不是当下的申花:最近在讨论弗洛雷斯,这个“两个禁区之间”的理论也同样是我理解弗洛雷斯的基础。
回看弗洛雷斯短暂的申花生涯,他为球队带来的令人眼前一亮的进攻建立方式,以及给我们看到所谓更加“现代”的足球的一角,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最大的一个特点可能是在申花历史上极少见的三中卫。
其实在2019年,三中卫已经在欧洲足坛处于一个“复兴”的阶段了。孔蒂的三中卫先后在切尔西和国米取得了成功,瓜迪奥拉等此前都以四后卫成名的教练也以三四后卫切换的战术更新了自己的体系。
不过国内的三中卫当时依旧很少,更多是贾秀全这样以一个极保守心态进行比赛的防守阵型。
2019赛季的申花在首轮受挫后,拿出的三中卫体系在不断的变化中展现出了一些不同的元素。后腰客串的边中卫协助建立进攻,两个边路的高频率高强度往返,功能型极强的中场组合,最后形成了一个当前很多欧洲主帅喜爱的3-4-2-1阵型。
在经历了首轮德比的惨败后,弗洛雷斯迅速切换成了三中卫体系,并且进行了一些试错,打出了一系列高xG的精彩比赛。遗憾的是,防线屡屡犯错,锋线错失机会,让申花在积分榜上不断下滑。
坦率地说,弗洛雷斯当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屡屡错失机会的伊哈洛是他的嫡系。而在赛季开始后,弗洛伦萨还在不断尝试给球员分配新角色,则是他在冬训时不熟悉中国足球情况的最好证明——首轮德比首发的战怡麟之前一个赛季还在预备队联赛,但传闻是他在冬训极其出色,所以获得了首发位置。
这毫无疑问要归咎于弗洛雷斯本人。
但在其他方面呢?瓜林的下滑肉眼可见,但俱乐部没有选择调整外援;球队的中卫选择捉襟见肘,所以弗洛雷斯不得不选择钱杰给客串。
但哪怕是里皮,你都无法指望他将一个中甲级别的球员瞬间提升到中超水准。
但依旧有球员在弗洛雷斯打出了生涯级的表现。比如丛震,这位从中乙加盟申花,现在也才28岁就已经无法在职业联赛立足的球员,却在20岁出头的年纪,在弗洛雷斯的手下打出过惊人的中场稳定表现。仔细看过当时的比赛就会发现,丛震并没有在技术层面突飞猛进,而只是在战术层面找到了合适的角色和作用。
所以有的时候确实感慨,吉洛有巅峰的登巴巴,曼萨诺有巅峰的瓜林,甚至波耶特也还能用亚外金基熙。但弗洛雷斯,确实是没有在对的时候遇见。
以此为基础,再回看如今的斯卢茨基,似乎就能理解一些问题的根源了。
在所有人都对新教练抱以厚望的时候,我就说过斯卢茨基的战术打法有明显的局限性。但时至今日,在大部分人都选择将责任归到教练身上的时候,我却愿意说两句不一样的观点。
斯卢茨基的风格是一目了然的:尽管他会对站位和人员组合进行一些微调,尽管他这个赛季尝试增加了一些肋部作业,但直接、简单、快速的打法依旧是申花目前整套体系的唯一核心。上赛季前的平等杯上,申花打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压迫和快攻,但我当时就提过这个观察:于汉超、曹赟定、戴伟浚和谢鹏飞在这个阵型中其实没有如鱼得水的位置。
如果你们还记得的话,在2024赛季的超级杯,连吴曦都在替补席上。
如果你有印象,你会记得于汉超当时在平等杯上八号位的表现令人摸不着头脑——估计他自己也一时很难适应,以至于在超级杯后有那番公开言论。
当时有些对手的球迷,抛出过“高级飞盘”的说法,引起过申花球迷的反对和反弹。但时至今日回头看,你会发现这个说法好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无比精准。追求快速直接,利用高强度的压迫、高频率的转换来堆积进攻次数,在充分消耗对手后利用深厚的替补席来终结比赛,也是上个赛季的惯常剧情。
尽管我不是这种足球的拥趸,但坦率地说,却不得不承认这在如今强度极低、水平远不如十年前的中超比赛中,依旧是一个可以成立的有效战术逻辑。
然而这套战术逻辑失效了,而且是在主力阵容看起来都完好的情况下,在一周一赛宽松赛程的情况下,在一些蛛丝马迹的征兆之后突然失效了。
当然,这跟夏天的连续客场有关。赛季初的时候我就指出过这个问题,赛季头尾的连续主场就意味着在赛季中期的炎热极端天气要面临连续客场。只是,申花目前的这个风格决定了,过量的消耗对球队战术有效性的影响非常大。
这就是斯卢茨基影响力的边界。
在上个赛季,斯卢茨基所施展的影响力,比起战术层面更多是强度层面的——马莱莱和路易斯的双前锋配上特谢拉疯狗式的踢法,让斯卢茨基的这个高强度打法放大了优势。而这个赛季中段,这种优势的消失也确实超出了斯卢茨基影响力的边界。
一个很好的例子其实就是路易斯。
上赛季中,其实路易斯也有过一段时间的进球荒,而这对于踢了半个赛季葡超才加盟的球员来说也是正常波动。只是当时,马莱莱能够补上强度和对抗上的缺口,正好又是一段脚风很顺的时间能够进球,才将球队在积分榜上的位置稳住了。
但路易斯的能力毫无疑问是有上限的。尤其是对于这个级别的球员来说,在承担了超量的对抗之后,处理球精度下降、终结精度下降,紧接着随之而来的就是伤病,这是不可避免的结果。哪怕把斯卢茨基换成世界顶级教练,也无法在这个战术逻辑下对球员本身的强度和技术水平施加什么影响力。
所以影响力的边界就体现在了这里:当球队的给路易斯配的前锋搭档是米内罗时,斯卢茨基一旦要维持前场的高强度,就必须过度消耗路易斯,才能让对抗不至于落于劣势,才能继续打出好的长球、转换和压迫。
因为斯卢茨基没有办法逼着一个对抗弱甚至倾向于躲对抗的前锋去对抗对方中卫,去争到那些第一点,去承担那个支点的作用。这是战术设计上的倾斜,但确实是无法避免的取舍。
就像斯卢茨基没办法让特谢拉处理球更快一步,没办法让马纳法最后一传更准一些,没办法让路易斯的最后一脚更高效一些。
这时候问题的答案就开始显而易见了起来。
斯卢茨基的体系自有他的问题,但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在目前联赛中,对大部分球队时都能成立的体系。更何况,斯卢茨基手上的牌,尤其是在外援上,并没有好到一骑绝尘。申花现在遇到的困境,更多在于斯卢茨基自己的体系因为他影响力之外的因素摇摇欲坠。
这在于两个中卫会在本方禁区里突然失神丢球,在于前锋打不进那些对方禁区里的好机会。当然,也在于球队没有两个中卫的可靠替补,在于没有把握住冬季转会窗的机会补强,以至于目前球队可用之人越来越少,越来越难维持强度。
作为一个coach角色大过manager角色的教练,斯卢茨基的影响力其实仅在于如何捏和已有的球员。
一个很有趣的地方,是有些引援的问题,到了最后其实没有补救的机会。联赛的规则是摆在台面上的,所以斯卢茨基一旦遇到巨大问题,其实完全失去了在赛季中期补救的可能性。
比如阿苏埃,能从某个角度上算是对米内罗冲刺和终结的补足,却至少目前无法承担路易斯的对抗和支点。所以夏天到来时,一旦有超过一处问题,就只能像现在这样拆东墙补西墙,然后祈祷东墙不至于轰然倒塌。
唯一的好消息是,阿苏埃还是一块年轻的璞玉,还在斯卢茨基可以影响的范围内。否则,一想到下个赛季的风险组合是两个飘在体系外的“终结型”前锋,就瞬间失去了信心。
毕竟,神经刀前锋的射门能不能打进,也不是教练可以决定的。
⬇️在各个平台关注我们,获得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