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上万亿,哨兵导弹仍难产,美国核力量靠50岁老弹再撑三十年

体育 (2) 2025-09-14 03:41:34

投入上万亿,哨兵导弹仍难产,美国核力量靠50岁老弹再撑三十年 (http://www.armanice.com/) 体育 第1张

哨兵导弹效果图,目前该导弹预计投入1409亿美元,约合1.01万亿人民币

美国最近几年新型武器研发方面几乎没有好消息——哪怕被视为研发进度和成本控制方面最成功的B-21轰炸机也面临生产速度不符预期的问题。

但起码B-21不但造出来了,还飞起来了。但 美国的战略核基石、新一代“哨兵(LGM-35)”战略洲际弹道导弹系统至今还处于难产状态。 而B-21和“哨兵”,都是由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负责。

投入上万亿,哨兵导弹仍难产,美国核力量靠50岁老弹再撑三十年 (http://www.armanice.com/) 体育 第2张

9月11日,第二架量产型B-21首飞,距离首架B-21已经过去一年多

根据美国政府问责局(GAO)发布的最新报告, 美国空军目前正考虑将服役已经五十五年的“民兵III”洲际弹道导弹延期服役到2050年,以应对“哨兵”系统出现的不可预测风险。

2021年,美国空军曾向美国国会强调,“ 民兵III”型洲际导弹系统将在2036年达到寿命极限 ,如果不加大对新一代洲际导弹系统的资金投入,那么届时美国无力应对俄罗斯的庞大核武库。

所以美国空军希望国会可以提高对新型“哨兵”洲际弹道导弹系统的资金预算。没想到国会议员们不但没有杯葛预算,反而不断加码对“哨兵”的投入—— 截至2024财年,“哨兵”系统预计成本达到不可思议的1409亿美元(约合1.01万亿人民币),但它距离研发成功的日子还要继续推迟。

而在2020年,当时美国空军向国会保证,“哨兵”的预算投入仅需800亿美元。

根据美国军事媒体《国防一号》的最新消息,美国空军正考虑让“民兵III”再“老骥伏枥”服役15年。据称,“民兵III”项目管理办公室给美国空军的评估结论是“民兵III,没问题”。

四年前, 美国空军说“民兵”系列已不堪用,现在又说可以继续服役 五年前,美国空军说“哨兵”只需花费800亿,现在预算暴增81% ,预计1409亿美元都打不住,可能真正的成本会达到1700亿到2000亿美元。

国会议员们估计十分想对美国空军说脏话。

投入上万亿,哨兵导弹仍难产,美国核力量靠50岁老弹再撑三十年 (http://www.armanice.com/) 体育 第3张

美国已废弃的核弹发射井

那么为什么“哨兵”系统为什么这么“烧钱”? 美国空军去年给出的“借口”是, “哨兵导弹”的研发并不贵,技术上的难题也不多,最花钱、难度最大的地方是......基建。

是的,美国新一代战略洲际导弹花费最高的地方是“基建”,包括建立发射井、新型指挥中心、战备仓库、运输道路、通信网络基建等等。 这些基建工作只允许拥有五角大楼保密资格的特定国防基建承包商才能负责。

那部分基建是否能和现在的“民兵”的基建设施通用?美国空军表示除了极少部分可通用外,其它的都无法通用,并给出了成百上千页的理由。

好,既然基建那么烧钱,你们不是说导弹系统本身技术难度不大,很快就要推出来了吗?能如期试射吗?

答:不能。

投入上万亿,哨兵导弹仍难产,美国核力量靠50岁老弹再撑三十年 (http://www.armanice.com/) 体育 第4张

2023年美国试射民兵导弹

于是美国空军需要向美国国会解释“为什么技术难度不大却一直没有完成研发”的理由。

而随着2025年的特朗普政府上任后全球波诡云谲的大环境, 美国空军在给“国会问责局”的回执中又新增了“供应链中断、人员配备问题”等问题。

但实际上“国会问责局”已经发现了不少问题,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哨兵”不但进度慢,花费也越来越多。

例如哨兵的发动机系统,美国空军没有采用竞标的方式,而是直接指定诺斯罗普·格鲁曼的子公司,“诺斯罗普·格鲁曼火箭推进系统公司”负责。

但诺·格并没有火箭发动机开发经验, “诺·格火箭发动机公司”本质上是在“哨兵”竞标期间,诺·格·临时收购的“奥比塔尔ATK”集团 ——该集团虽然此前负责“三叉戟”、“民兵”系列等洲际导弹的发动机, 但最近二十年来其基本没有拿的出手的“火箭发动机”产品。

道理也很简单,美国数十年来都没研发过陆基洲际战略弹道导弹,相关技术研发早已生疏。

该公司最亮眼的产品是“海马斯火箭炮发动机” ,以及被NASA各种嫌弃的SLS火箭发动机。顺便说一句,该火箭项目已经耗资240亿美元,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投入上万亿,哨兵导弹仍难产,美国核力量靠50岁老弹再撑三十年 (http://www.armanice.com/) 体育 第5张

失败的SLS火箭项目

可以说,“诺·格火箭发动机”参与的所有项目,无一例外的遭遇预算严重超标和拿不出成熟产品的问题。

所以,美国空军也把部分责任归咎于“诺·格火箭发动机”公司的不可靠。

可是是你们美国空军当年冒着违规风险亲自定下的供应商啊 ——现任领导层表示,和我们现在无关,要找就去找前任。

当时主管美国空军的肯德尔肯定也不乐意,战略导弹部队虽然隶属于美国空军,但美国空军几乎不太关注它们。

因为美国空军负责核力量的“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更关心原本就和空军关系很密切的战略轰炸机部队——这也解释了为何B-21轰炸机进度更能有保障的原因,其相当于美国空军的“亲儿子”项目。

而无论“民兵”还是“哨兵”,反而成了美国空军嫌弃的“养子”

除了依靠他们索要更多预算以外,对其关注度并不高, “民兵III”从1970年服役 (I型和II型在1962年、1965年服役,并早已退役) 至今,从未进行大规模升级,其技术水平仍然停留在几十年前。

说回“国会问责局”的报告,报告直言不讳地指出,“ 美国空军在应对潜在额外成本和工期超支方面规划不足 ”——这要么说明美国空军对“哨兵”项目不重视,没做好前期准备才导致“对预算超标的规划不足”;要么就是......你懂的。

目前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已经为“哨兵”项目制定了新的规划方案 但在关于基建、人员等许多建设方面的时间节点,该方案仍然未制定

换句话说,他们自己都不清楚基建、人员、通信等许多建设项目的时间表是怎样的。

投入上万亿,哨兵导弹仍难产,美国核力量靠50岁老弹再撑三十年 (http://www.armanice.com/) 体育 第6张

2025年6月,正在被维护的民兵导弹

这在工程领域简直不可思议:除了只会要钱、花钱以外,美国国会、五角大楼,甚至可能美国空军自己,都不知道“哨兵”导弹的具体进度。

对此,“国会问责局”在报告中无奈地表示,“(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新拟定的) 规划方案尚未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或符合领先项目管理实践的其他风险管理工具 ”。

而五角大楼对该报告的批复是: 美国国防部同意报告原文的所有内容。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