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人的青少年赛事,与刻板印象以外的美国足球。
文|罗冉峰
发自美国加州尔湾
奥兰治郡(俗称“橙县”)尔湾大公园(The Great Park),真的很大。
这里目前已经建成了2平方公里的设施空间,包括25个网球场、10个棒球/垒球场、5个沙滩排球场、4个篮球场、一个拥有4块真冰的滑冰场,以及24个标准足球场。未来规划总建设面积则多达6平方公里。
尔湾大公园平面图
图:罗冉峰
8月的倒数第二个周六,我在大公园逗留了超过12小时。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24个足球场几乎全程启用,进行着不同俱乐部、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足球对抗。
“足球沙漠”是美国迄今仍未完全抹去的标签,但是在有着大量沙漠地貌的加利福尼亚州,青少年足球却是生机旺盛,欣欣向荣。
“震撼”与“文化震惊”
24个足球场、12小时运作。按一场比赛占用球场2小时两小时来算,尔湾大公园全天合共进行了144场赛事;按每支球队有15名球员来算,全天共有2160个孩子参加到青少年足球比赛当中。
尔湾大公园的足球场里面,最高规格的是一个“冠军球场”。这座拥有5000个坐席的体育场,常规用作美国二级职业联赛USLC(美国足球联赛锦标赛)俱乐部奥兰治郡SC的主场,以及美国三级职业联赛NISA(美国国家独立足球协会联赛)俱乐部尔湾泽塔FC的主场。而我走进冠军球场的时候,这里举行着由尔湾泽塔(Zeta FC)足球俱乐部主办的“奥兰治郡启航精英赛”(The OC Kickoff Classic,以下简称启航精英赛)的男足比赛。
2025年,启航精英赛举行到第23届。8月16-17日进行女足比赛,8月24-25日进行男足比赛,年龄段覆盖2007-2019年出生的孩子,合共有400余支球队、近6000名球员报名参赛。我现场观看了男足的两天赛事。
启航精英赛在职业级场地上举行
启航精英赛分散在尔湾周边的19个球场举行,有的赛场位于尔湾大公园,有的则是在其他社区球场。“大公园、社区球场、城市球场、校园球场等等加起来,尔湾的足球场数量估算在100个以上。”尔湾泽塔俱乐部主席Cary Lyu对我说。
启航精英赛开战的同时,尔湾大公园其他足球场地也进行着其他青少年赛事。例如由北亨廷顿比奇足球俱乐部(North Huntington Beach Futbol Club)举办的“NHB杯”,历史更为悠久,2025年迎来第46届。8月23-24日的女子组比赛结束后,男子组则会在8月30日-9月1日在尔湾大公园和亨廷顿比奇体育综合体继续举行。
综合来看,如果说美国青少年足球——或者准确一点来说是南加州青少年足球——给我的初印象是场地充裕、参与者众,那么其开展历史之悠久,则更令我这个美国足球门外汉更感意外。
而用Cary Lyu与马煜达(Mario Ma)——两位启航精英赛的当下操盘人——的话来形容,美国青少年足球一方面令人“Overwhelmed”(震撼),一方面带来“Culture Shock”(文化震惊)。
“震撼”来自纯粹的感官场面。正如当我从尔湾大公园锦标赛球场的三层办公室,一边看着12个小时内锦标赛球场的对阵从未中断、一批球员踢完比赛下一批球员马上上场热身开球,一边看着更远处的其他球场同样人影绰绰,让第一次来到加州的我,迅速对当地青少年足球在场地数量、球员数量、比赛数量三大因素加持下的庞大体系,形成了有冲击性的感性认识。
从早踢到晚的冠军球场
图:罗冉峰
“文化震惊”则来自这套体系如何重塑我的偏见。我对美国足球的认知,此前停留在MLS大联盟作为美国职业球类联赛的影响力,只能排在美式橄榄球NFL、棒球MLB与篮球NBA之后,顶多与冰球NHL竞争一下“老四”地位;或者我也知道,美国人针对足球这项在欧洲建立起核心文化的运动,做过不少“改良”,例如MLS的联赛封闭制,以及MLS曾经用“单刀对门将”取代点球大战作为平局赛事分胜负的最后机制;我还道听途说过不少美国足球观众观看职业赛事,只是在享受一个以足球为名的大派对、对实质性战果其实不太关心的描述……
以上这些认知,本质上都是美国“足球沙漠论”的延伸,可佐证美国人对足球的相对不重视,或者对足球竞技严肃性的不以为意。然而,当我零距离走进当地青少年足球的场景时,我才意识到,美国在源源不断地培育一代接一代的足球受众。如果单是170平方公里土地面积、30多万人口的尔湾就能聚拢成千数万的青少年足球受众,这样的地区怎样能被称为“足球沙漠”呢?
职业俱乐部创建与青少年赛事实践
三年前,Cary Lyu与Mario Ma率先遭遇同类的文化震惊。
两人此前都曾深耕于中国国内体育产业,在体育产业的不同领域有着十余年的从业经历,算得上体育产业的两员老兵。后来随着国内体育市场与海外体育交流的日益频繁,国际体育市场巨大的吸引力开始让当年的两个年轻人开始更多关注并深入到海外体育产业的开发及运营。
作为泽塔体育(Zeta Sports)集团的创始人,Cary Lyu在美国的事业同样聚焦于体育。2022年,他拉上同样频繁往返于欧洲和澳大利亚、致力于海外体育产业开发的老朋友Mario Ma出谋划策,一家职业足球俱乐部——尔湾泽塔FC应运而生。
尔湾泽塔FC从美国国家联赛体系内的半职业联赛UPSL(联合超级足球联赛)开始起步,到2024年征战美国第三级职业联赛NISA,并获得联赛亚军。早在2021年,泽塔青训就在尔湾的华人社区生根发芽,短短数年,尔湾泽塔FC从青训到职业,形成了完备的体系和上升通道。
泽塔FC青训金字塔覆盖
从兴趣班到职业成长/升学之路的层级
“我们花了三年多时间去摸索美国足球体系的门道,其中在青训方面也经历过不少波折。”Cary说。尔湾泽塔FC刚组建青训时,队伍则一开始则以华人孩子为主、占比估算达95%。2022年底,局面最为困难时,单次训练的出勤人数曾不足10人。Cary半开玩笑地告诉我,“如果给我第二次选择,我绝不会在南加州尤其是奥兰治郡做足球,毕竟我们面临的是来自南加最激烈的竞争(本地“老白”和西裔),周围有很多超过30年历史的俱乐部,作为华人想要打开局面太难了。”
再苦再难,本没有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这一个项目上的Cary Lyu还是坚持下来了,他意识到要俱乐部要想生存必须要更加“接地气”——融入真正的本地足球生态圈。一切转折始于2023年夏天,除教练团队全部本土化,管理团队也全面焕新,随着更有人脉的专业资深人才担任俱乐部技术总监和总经理的介入,尔湾泽塔终于站稳了脚跟。“用魔法打败魔法,3年零10个月,从0到30支梯队,从踢老墨联赛Sunday League起步到地区联赛Coast Soccer League、SOCAL Soccer League,再到如今的全美联赛平台EA 2,该有的东西我们全有了。”Cary不无骄傲地说。
尔湾泽塔FC现有30支梯队,覆盖男足U7-U19全部年龄段以及部分女足年龄段,具备Club Team(美国对较高水平、有能力参与比赛的青训球员的说法,与“兴趣型”青训Recreational Team相对)及以上水平者男女足球员近500名,除尔湾大本营外,还发展出了科斯塔梅萨、圣安娜和科切拉等不同城市的分部或青训项目,队员的族裔和文化背景也更多元,从美国本土白人及非裔,到加州常见的墨裔西裔,再到尔湾人口占比可观的亚裔(包括中国、日本、韩国、越南乃至印度等),多元化程度突出。值得一提的是,原中国国少队球员赵明宣也曾在尔湾泽塔FC效力。
这次操办启航精英赛,也是Cary Lyu持续深度融入美国足球生态的新实践。启航精英赛的创始人巴特·赫斯运营该赛事IP超过20年,在尔湾乃至整个奥兰治郡的足球社区中都很有名气。如今赫斯年事已高,今年年初尔湾泽塔与巴特达成协议,成功收购了该赛事,迈出青少年赛事运营的新一步。
“未来的启航精英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赫斯与我交流时以“过来人”般的架势说,“Cary的团队要与更多的人接触,尤其是俱乐部负责人、教练、家长等。像我这样,所有人都有我电话,有什么情况我都会与他们沟通。”
在海外运营一项青少年赛事,对Cary Lyu与Mario Ma来说固然有重重挑战,启航精英赛仍然呈现出新的亮色。泽塔体育促成了赛事首次获得美国俱乐部足球协会的认证,意味着赛事的标准更具认可。经过多方面升级的启航精英赛,今年报名热烈程度超越往届。接手后第一年地成功举办,也让二人对赛事的未来充满野心和信心。
连颁奖台搭建水平也领先同类赛事
美国青训赛事颁奖常常只用人手临时拉面背景幕布
“我们在接手的第一年就力图将赛事规格提升到一个新的档次。无论是将大公园的冠军体育场作为比赛常规场地的使用,还是分赛场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的提升,再到颁奖仪式地规格,以及奖杯奖牌的设计、冠军领奖服的设置等等,很多方面都已经超越了南加州的同类赛事。”Mario介绍说。赛事结束后复盘时,Mario还与Cary合计:“有这么多的孩子和家长所带来的巨大曝光,加上2026世界杯年和国际青训球队的加入,也许我们明年可以考虑加大招商力度了。”
商业导向与结构性力量
在美国运营足球俱乐部和青少年赛事,尔湾泽塔管理层除了从兴趣出发开拓个人新事业,心里也惦记这将对中国足球带来哪些启发。“美加墨世界杯在即,我们希望在这个契机下,当有更多中国体育从业者来到美国时,能抛开‘足球沙漠’的偏见,看看美国人究竟在怎样搞足球。“Cary说。Mario则补充:”对于足球金字塔基石部分的夯实,以及足球作为一项商业产品的开发和运营,美国足球都对中国足球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体育大生意获Cary Lyu与Mario Ma的热情邀请前往尔湾一探究竟,让我得以率先通过启航精英赛收获美国青少年足球热的洗礼。显然,若对标中国足球现状,美国青少年足球发展的程度让人艳羡。毕竟场地及参与人数受限,向来是国内业界认为的中国足球发展顽疾之一。
在短短数日的尔湾之旅中,我与Cary Lyu、Mario Ma反复讨论了美国青少年足球受众来自哪里,以及中国足球是否能将其复制的问题。讨论大致形成了以下共识:第一,美国青少年足球发达仍是美国体育市场全球独一档发达的体现;第二,美国自身的历史特点,造就了建设大量场地、并保证当地青少年有充分参与时间和参与条件的可行性;第三,足球在装备方面的相对亲民降低了其相对于橄榄球、篮球、冰球的参与门槛,有利于吸引家长支持。
参赛孩子与家长其乐融融
最重要的是第四点。美国青少年足球值得中国足球借鉴的地方,在于认识到美国成熟体育行业机制所蕴含的结构性力量。这种力量包括基本的赛事IP建构范式,以及能参与到赛事工作里面的组织人才、管理人才、商务人才所发挥的支持作用。
Mario举了个例子:“西海岸的IT人才突发奇想创立一个青少年足球IP,他可以很快地找到相关的专家去给帮助设计一套赛事运营和发展方案,然后物色到合伙人或投资者,将项目按部就班地落地。”泽塔体育能迅速地在当地建立起一家职业俱乐部,也正是得益于创始人比较高效地找到如何融入到本地体育运作机制的方法。
如今中国青少年足球土壤的培育,以及更大范围的体育市场开发,仍需要时间与耐心。但在前期探索的过程中,中国足球界人士也许不需要只关心欧洲、日本、韩国等业界主流更关注的区域,观察美国青少年足球、观察推动其发展的结构性力量的影响,也可能带来新的启发。
由于泽塔体育也同时经营着女足球员的经纪业务——主要由公司副总裁Mario Ma牵头——赴美期间,我还与公司几位负责人一起,到洛杉矶观看了NWSL(美国女子足球联赛,即俗称的“女足大联盟”)的比赛,由天使城FC对阵卫冕冠军奥兰多荣耀。赛事现场气氛倒是很符合我对美式体育的“刻板印象”,重视娱乐包装、商业包装高于竞技包装:赛场大屏幕更频繁地插入现场观众特写,鼓励球迷多通过释放情绪来“上电视”(连我也差点蹭着后一排摇旗的老太太们一起上大屏);大屏幕的比赛画面全程采用跟踪足球的特写镜头,比起传统电视转播机位来说让观众看到更多的球员动作、表情细节;商业植入无处不在,包括现场回放与开角球都有对应的冠名赞助……
然而刻板印象的背后亦是美国体育行业结构性力量的体现。美式体育处处以商业收益为导向。对于NWSL或其他职业体育项目,赛事方通过创造氛围体验来吸引受众,上大屏、多特写以及穿梭于观众席的酒水小食销售都服务于提升体验的目标。赛事中场休息的时候,大屏上播放着花式足球选手在观众席一边表演、一边随时把现场小朋友拉过来体验“背顶足球”的招式,表演者同时实现与观众的直接和间接互动。Mario感叹:“这是没多少成本、但效果何其好的互动方式。”
NWSL赛事大屏上还频繁展示现场观赛的名人
如好莱坞影星简·方达。图:罗冉峰
而对于青少年足球,美式体育则采用“付费参与”机制(Pay to Play)。大部分的赛事或者俱乐部,都是以家长交钱来换取孩子们痛快参与足球对抗的机会。由此,青少年足球被定位为一种商业体育服务。当这种服务以合理的价钱获得市场的认可之后,就有更多人参与到这门生意,继而扩大这门生意的繁荣程度。青少年足球活动约繁荣,市场上就有越多俱乐部诞生、越多赛事可供参与,孩子们(客户)的体验感越好,最终形成了美国出人意料(至少出乎我和当年的Cary Lyu、Mario Ma的意料)的青少年足球热度。
无论是职业体育还是青少年足球,都有一只叫“商业模式”的无形的手,在塑造着美国体育的结构性力量。
“混战式”足球与个人自信
带着“足球沙漠”的偏见看到美国青少年足球的热情如火,文化震惊自然显著。但我同时也从震惊中看到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庞大的青少年基础没有转化为美国足球——主要指男足——在顶层足球竞技方面的战斗力?换句话来说,为何美国职业足球如此“不济”,以致大家都产生了“沙漠”的误解?
我自己想到的第一个原因,是我可能以偏概全。加州青少年足球很有人气,但放眼全美未必如此。因为我只在奥兰治郡一带逗留了几天、没去其他区域体会,一时三刻也查不到太多有效资料,这个猜测暂时无法印证。
女足球员庆祝进球
第二个原因是美国职业足球在市场竞争方面落后于底蕴更深的美式橄榄球、棒球、篮球、网球、高尔夫等运动,足球少年走职业之路的收入前景不算看好,造成大量孩子和家长更关注于用足球特长来申请高校,而不是精心规划职业成长路径。
第三个原因可看作第二个原因的延伸。Cary说:“因为美国家长和小孩并不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笃定孩子的足球发展道路,通过青训考入大学,拿个文凭有时候比踢职业更重要。对球员来说,踢个几年大学联赛再加盟MLS(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的也大有人在。相对欧洲南美机制而言,20岁以下就进入职业足球锤炼场景的人才和数量有所不及。”选择的多样性和广泛的参与度导致美国青少年足球看着热闹、但是带有美式粗旷甚至粗糙。
这听上去像个悖论——如此多人参与的市场居然没有形成参与者质量的提升?但它又似乎符合我观察到的情况。看了超过10个小时的当地青少年赛事——尤其是男足赛事后——我的确产生了一个疑问。孩子们无论什么年龄、踢什么位置,他们都充满“自信”,倾向于保持带球。包括防守球员在边线附近得球后,常常会尝试摆脱进攻球员的反抢,而不是直接向安全地带解围。
但当每个球员都敢于控球时,关于配合与战术的内容,似乎变得苍白。我多次留意到,有孩子中场断球制造出反击机会时,他专注于盘带而错过分球给更空挡位置队友的机会,导致反击良机错失。然而大部分情况下,教练不会指责盘球的孩子延误战机。Cary认为,“美国青训教练对安排战术、打磨配合的理解跟在我们之前在中国所了解的完全不一样。”赫斯则对教练的态度颇有微词。“优秀的教练必须能指导孩子们怎样以‘整体’的方式踢球。”
我甚至在知名网络社区Reddit上看到更尖锐的批评。“在(美国)娱乐型水平的足球场景下,你几乎找不到合格的足球教练……他们只会让孩子们踢一种完全‘混战式’(Mosh Pit)的足球。”
赛事对抗速率较快
Reddit的自动翻译系统将“Mosh Pit”译成“混战”,颇为传神地表达了我目睹的东西:孩子们的拼抢非常积极,但他们做的事情往往是把球抢下来之后一轮突破尝试,然后要么成功、要么丢球、要么突不过去时再勉强把球分给队友,真正有章法地转移球的情况比较少见。所以孩子们的拼抢越激烈、球权交换越频繁,越显得赛事场面的混乱。
更有人痛心疾首,商业至上的“付费参与”,阻止了更多有天赋但贫穷的孩子深造。没有小学级别的校园足球,没有太多职业俱乐部免费或廉价青训学院,以商业青训俱乐部为基础的美国青少年足球启蒙机制,并不能像欧洲南美有效网罗人才。
兜兜转转之后,回到一开始的问题:如果青少年足球只是一场纯粹由商业模式驱动的“自嗨”,美国是否终归还是“足球沙漠”?
看山是山与“看山是山”
渴望美国成为大力神杯有力竞争者的当地球迷,也许有不少理由去质疑目前美国的足球人才培养机制。但是从其他足球发展中国家的视角而言,成千上万的孩子在周末的尔湾各地忘情奔跑,依然是现象级的足球文化传播场景。
而且,美国足球之“弱”,只是相对于其体育市场的超极地位与美国男足未跻身至国际顶级强队的反差而言。实际上无论是“北美豪强”的标签还是稳定进入世界杯决赛周乃至淘汰赛的实力,都令美国足球谈不上“鱼腩”。
因此,美国青少年足球的真实面貌,依然值得中国足球从业者现场一看。在关于中国足球要选择什么人才培养路径方面,各类讨论有关注欧洲、有关注南美、有关注近邻日韩,甚至关注有快速成长趋势的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唯独是对美国,好像因为“沙漠”之见,而鲜入中国足球界的观察视野。而实际上,从青少年热度到足球特长升学鼓励机制,再到一整套覆盖不同足球运动圈层的商业玩法,都可以成为中国足球借鉴的方向。
一些职业俱乐部旗下的青训队也参与到启航精英赛
包括似乎颇被当地足球界人士诟病的“混战”风格,说不定移植到中国,反而成为有利于鼓励中国球员敢于持球、敢于对抗、敢于快速进入高速率状态的突破性变量。2024年5月,尔湾泽塔FC青训球队(2013年龄段)首次到中国境内比赛,七战全胜赢得一项在河北雄安举办的青少年赛事。这个冠军头衔未必证明尔湾泽塔FC梯队水平如何领先,但至少说明美国腰部以上的青训队伍可以带给中国青训俱乐部带来挑战与锻炼。
中国禅宗文化的有一段经典的认识论论述:一开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到的是山水本身的形体;随着认知加深,第二层境界变成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认知继续深入,回归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但此时看到的是山和水的最终本质。
我从认为美国是“足球沙漠”,到经历文化震惊,再到与泽塔体育的朋友们热烈讨论美国青少年足球机制在不同目标、不同立场、不同观察角度下的优劣好坏,仿佛也经历了一个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的过程。
启航精英赛奖杯及冠亚军奖牌
图:罗冉峰
“希望大家都来重新审视美国足球,”Cary多次强调。“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体育运作的更多先进经验,也能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检视一下我们能改变什么。”思考的价值,已经在易主后的启航精英赛上有所体现:来自中国的投资者正在将赛事从竞技水平、影响范围到商业价值推上新高度。有Cary Lyu、Mario Ma以及更多国人在深耕美国青少年足球生态,中国同行赴美交流的条件也更完善。
2026年世界杯,八场比赛将在洛杉矶举行。与Cary Lyu、Mario Ma道别时,他们约我明年大赛期间再见。但他们更期望,到时有更多人一起感受和体验,美国到底是不是“足球沙漠”。
注:如无注明,本文所用图片来自泽塔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