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对华服软的背后:错估自己实力,五年来一事无成

体育 (3) 2025-07-25 03:30:33

印度对华服软的背后:错估自己实力,五年来一事无成 (http://www.armanice.com/) 体育 第1张

在脏水中玩耍的印度儿童

7月23日印度政府出乎意料地宣布将于7月24日起重新开放对中国公民的旅游签证。 这是自2020年以来印度首次开放这一签证类别,此前印度针对中国游客实施严格签证限制,甚至暂停团签政策。

根据印度官方声明, 印度此举是“修复关系、重启人文交流”的重要一步 。印度外交部希望通过恢复签证,为可能的领导人接触和恢复直航奠定基础。

要知道仅仅在7月19日,我们刚刚宣布正式启动雅鲁藏布江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自去年12月中国确定启动该项目后,印度政府一直通过外交层面对此表达不满。

但笔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虽然印度民间、媒体对于雅鲁藏布江水利工程开工反应很大,然而印度政府的反应还是比较低调的。

印度对华服软的背后:错估自己实力,五年来一事无成 (http://www.armanice.com/) 体育 第2张

雅鲁藏布江

仅有印度外长办公室发布了一则声明,称已向中国提出下游利益保护的“关切”。

除此之外 ,印度总理莫迪、外长苏杰生以及印度其它主要政府高层其实没有什么表态,更没有实质性的反制措施 (其启动的锡河水坝项目规模太小,且是印度早已确定的水利项目)。

正因如此, 印度政府23日又单方面对华放宽签证就显得“有点突兀”,似乎并不符合莫迪政府对华的传统姿态。

印度对华服软的背后:错估自己实力,五年来一事无成 (http://www.armanice.com/) 体育 第3张

苏杰生

熟悉印度独立至今外交策略的朋友肯定知道,以他们的外交惯性而言,他们近期的反应“很不正常”。但在笔者看来, 其实是印度的无奈之举,本质上这属于“很正常”的妥协态度。

简而言之,印度“服软了”。

“服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地缘外交等多重因素。

经济方面其实是最为明显的。

据路透社7月18日的报道,印度政府最高智库向莫迪政府提议放宽中企赴印投资的规章制度和门槛。例如中资企业可以不需要任何批准的情况下持有印度企业24%的股权。

印度对华服软的背后:错估自己实力,五年来一事无成 (http://www.armanice.com/) 体育 第4张

路透社对此的报道

消息人士称,印度贸易部、工业部、财政部和外交部以及莫迪的总理办公室正在研究该智库的提议, 印度的工业部门对该提议十分欢迎,其它部门还在研究当中。

印度之所以现在考虑放宽中资企业对印投资,部分原因在于本财年印度“净外国直接投资”创下近数十年来新低。 根据印度储备银行(RBI)公布的数据,净外国直接投资从上一财年的100亿美元降至仅3.53亿美元,创历史新低,同比暴跌近97%!

印度五年前还信心满满的期待自己“取代中国”成为全球投资中心。可是五年后不止外资,印度本土资本也加大对外投资力度,试图减少在本国的投资规模。

印度对华服软的背后:错估自己实力,五年来一事无成 (http://www.armanice.com/) 体育 第5张

印度工厂

印度储备银行的另一份数据显示:印度资本对外投资从2023-2024财年的170亿美元,增至2024-2025财年的292亿美元,疯涨75%。

两个数据充分说明印度经济环境有多么的糟糕: 无论外资还是印度新近崛起的“内资”,都试图离开这座“投资地狱”。

雪上加霜的是,印度和美国在关税上的谈判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据路透社7月22日报道, 尽管美印进行了五轮谈判,但谈判仍陷入僵局 ,特别是在农产品、乳制品及汽车零部件方面存在重大分歧。

印度商务部首席谈判代表阿格拉瓦尔承认 “紧急临时性的谈判成果在8月1日惩罚性关税生效前实现的可能性渺茫”。

印度对华服软的背后:错估自己实力,五年来一事无成 (http://www.armanice.com/) 体育 第6张

印度财长称对美关税谈判会画“红线”

印度现在最大的三个外资投资国分别是新加坡、毛里求斯和美国 。新加坡和毛里求斯的背后其实还是以美国为主,只是制造业方面属于美国直接投资(例如苹果公司),金融、地产和贸易投资则主要转道第三方国家新加坡和毛里求斯赴印投资。

特朗普政府此前给印度拟定的关税高达26%,如果未来该关税比例落实, 那印度可能会面临严重的外资撤离潮,继而损失大量通过外资赚取的美元外汇 (例如苹果减少在印度手机生产线规模)。

同时大大减缓印度国内的经济建设——例如房地产、商业中心、大型基建等。

为了留住苹果、波音、微软、高通等美国巨头, 印度已经在考虑增加对外资企业的补贴力度

因此美国对印加征高额关税就会造成一个颇为滑稽的场面:印度在向美国政府“缴关税”的同时,还要补贴美国企业。

印度对华服软的背后:错估自己实力,五年来一事无成 (http://www.armanice.com/) 体育 第7张

印度苹果商店

在欧洲、日韩对外投资早已疲软的背景下(例如近期软银连美国“星际之门”项目都准备减少投资),印度能指望的外资只有两个选择: 中国资本和中东资本。

中东资本考虑到印巴关系,对印度投资一向不温不火。 基于上述各种情况,印度希望放宽中资也就顺理成章了。

《环球时报(英文版)》在7月20日的文章认为,中印两国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市场需求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如果不与中国投资和供应链进行务实接触,印度成为全球制造中心和增加其产品在全球市场份额的雄心就无法实现

印度对华服软的背后:错估自己实力,五年来一事无成 (http://www.armanice.com/) 体育 第8张

《环球时报(英文版)》对此的报道

这篇报道还援引《印度快报》的一份报告显示, 印度各个行业十分需要中国专业人员的支持,并指出“在大多数电气和电子领域的关键零部件都严重依赖中国。”

虽然中资恢复对印大规模投资的可能性并不高,但如果继续不能修复对华关系,印度经济的前景将更加灰暗。

除了经济层面,笔者认为, 印度希望缓和对华关系的另一个原因是印度发现美国并不牢靠,印度已经陷入地缘劣势当中。

环顾印度周边,印度几乎没有一个朋友 ——对比中国几乎在每个方向都有坚定的友好国家作为支点不同, 印度陆地接壤的四个方向全都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缅甸、孟加拉国、巴基斯坦。

印度对华服软的背后:错估自己实力,五年来一事无成 (http://www.armanice.com/) 体育 第9张

印度民众上街支持印度的“辛多尔(朱砂)”军事行动

不止是巴基斯坦, 五年来印度没能解决缅甸和孟加拉国的中的任何一个 ——就在本月印度还越境空袭了缅甸。

欧盟、美国和俄罗斯这三大印度“准盟友”中,欧盟和俄罗斯注定无法在南亚地缘博弈中对印度有太多支持(除了军火交易)。

所以印度仰赖的仅有美国。

尽管两国自小布什总统以后关系一直看似亲密,但始终“隔层纱”。

说到底,印度体量太大了,美国愿意利用印度,但不会真的把印度视作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这样真正的“自己人”。 况且美国现在连“自己人”也坑——“吞并”加拿大,对加国征收35%的关税,对澳大利亚也非常不客气。

通过这半年多与美国政府的交往, 印度发现无论核心武器装备 (例如美国提出对印销售F-35战斗机的苛刻条件)、 经济贸易 (例如加征关税)、 意识形态 (例如美国对印度锡克分离主义的庇护) 还是地缘支援 (例如印巴冲突)上, 美国都不会真心实意的帮助印度。

印度对华服软的背后:错估自己实力,五年来一事无成 (http://www.armanice.com/) 体育 第10张

万斯5月8日表态,印巴冲突“不管美国的事,美国不会干预”

尤其不久前特朗普总统近乎“羞辱式”的“证实”印度被巴基斯坦击落多架战斗机,更是严重“伤害了”印度国内脆弱的民族自信心。

看起来,印度的外交策略是“远交近攻”,但莫迪或许已经发现了,他“近攻”不了大国(比如巴基斯坦),也无法做到“远交”域外强权。

无论欧洲、俄罗斯还是美国,与印度敦睦的原因只有一个:榨取印度的利益。

印度渴望成为“有声有色”的世界大国,然而其国力短时间并不能撑起其大国雄心。 其最不明智的就是把十分有限的国力投入到一个不存在的威胁身上。

印度对华服软的背后:错估自己实力,五年来一事无成 (http://www.armanice.com/) 体育 第11张

印度严重依赖中国稀土

在中国并未直接对印度出手的情况下,印度就已经无法承受因缺少稀土 (该政策并未单纯针对印度)、 缺少投资而对自己经济带来的灾难性影响

也无法阻止未来巴基斯坦获得更先进武器、雅鲁藏布江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对华贸易赤字持续增高等情况。

印度五年来白白消耗了大量国力,本来他可以通过灵活的外交手段,活跃于中美俄欧之间, 作为四大国际力量中间巧妙的“中间人”、“桥梁”,继而为自己谋得更多实在利益。

但印度眼高手低,把自己视为强权之一,结果现在发现他在国际上的朋友越来越少(尤其发展中国家), 在金砖、上合、东盟、非盟圈子里愈发让人排斥。

印度对华服软的背后:错估自己实力,五年来一事无成 (http://www.armanice.com/) 体育 第12张

可以说,经济、军事、地缘政治上, 印度五年来没取得任何值得称赞的成就,唯一的成就可能就是生产苹果手机。

因而笔者认为,印度如今放宽对华签证、低调对待雅鲁藏布江项目、甚至主动吸引中国投资,无不是印度选择“低头”的表现之一。

但印度骨子里的“大国梦”也注定了,其“低头”是暂时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