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的潮玩运动馆数量已经超过40家。
文|马莲红
暑假到了,神兽归家。除了送去上辅导班、写作业,没有好打发神兽的地方。
这时候,如果有个地方,没有日晒雨淋,还有各种玩的,运动的项目,能让神兽呆一天,简直美哉。
于是一个名为“综合潮玩运动馆”就这样火起来,综合潮玩运动馆,是个全新的运动商业体,在美团、大众点评上,你甚至找不到它的单独分类。它把台球、射箭、保龄球、街篮、卡丁车等拼一块,再加上抓娃娃、电玩等,一票通玩,足够消磨一整天。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心头好,如同对labubu的喜爱,年轻的大学生、上班族也对综合潮玩运动馆开始“上瘾”。据不完全统计,北上广深的综合潮玩运动馆数量已经超过40家,成为新一代运动群体聚集地。
一票通玩的潮玩运动馆,正在占领社交圈
潮玩运动馆,和淘气堡、传统健身房、综合体育场馆有很大区别,因为这里往往集数十项娱乐运动于一体,竞技挑战区、互动游戏类、亲子类、电玩区等,有刺激的挑战,有轻松的休憩,有欢乐的互动,不只是孩子的乐园,更是全家、全年龄段的社交空间。
从氛围来说,这些潮玩运动馆装修炫酷,数字化设备多,主机游戏、电玩机随便玩。
从价格来说,它让一些单价较高的运动项目“黯然失色”—— 门票价格一般在70元-400元不等 ,以射箭为例,在北京朝阳区参加一次射箭体验,平均100元/小时,但在海淀五棵松的潮玩运动馆,100元可以两个小时,包括但不限于射箭。在五环外,100元甚至可以玩一整天,不限门禁出入次数。
从体验来说,它既有运动的激情,也有游乐的趣味,男女老少皆能参与。据全国连锁的潮玩运动品牌“不可思议运动街区”的工作人员对体育大生意透露,平时工作日店里人会少一些,但下班后会有学生和上班族来这里玩,偏爱街篮、保龄球、射箭这些轻体力的项目。
保龄球区(来源:不可思议运动街区社媒)
住在丰台的小张是一个入门级健身爱好者,小张尝试过多种运动项目,跑步、滑板、专业健身、网球、保龄球等等,但很少能有一个长期坚持的爱好, 一是经济条件不允许,二是他锻炼只是为了“出出汗” ,长期专注于一个项目对他来说会有些枯燥。
但自从家附近的商场开了一家潮玩馆,小张去店里的频次达到了每周必去,周末去先在投篮机进行快速热身,然后直奔保龄球区域,先打两局,最后再到射箭区玩一会,攀岩区上下几次、跳舞机上蹦跶十分钟,基本能完成“出出汗”的训练目标。最后转到电玩区玩几个小时,彻底放松工作带来的精神疲惫。
从商业角度看,这是一门怎样的生意?
综合潮玩运动馆往往面积很大, 最少1000㎡起步 ,如果想要更好的体验感,例如攀岩区、蹦床区、模拟跳高区,则要3000㎡以上、挑高6米以上。这也导致这些场馆的地理位置绝不在市中心,而是小区密集、租金偏低的区域。
例如 北京的潮玩运动馆,大多数分布在五环外 ,朝阳东坝、亦庄、回龙观、北京的“睡城”燕郊等等,占据商城一整层的位置。
潮玩运动空间“打造者”广东蜜动游乐副总裁张树茂对体育大生意透露,综合潮玩运动馆选址主要考虑交通便利性、周边人口规模与年龄层结构、学校数量、购物商城数量,方圆10公里范围内的同业竞争对手等。偏远的老旧改造厂房也是选择之一,但后期运营宣传要花大工夫。
在项目设置上,潮玩运动馆也很有心思,比如射箭区,用可以前后移动的箭靶,方便初学者、熟手使用,弓的重量、种类也有不同,一些场馆设置了专业竞技、趣味体验两种,对应不同的弓箭,更多场馆则是采用最普通的弓——重量大,不需要调准星;保龄球区也不用换专门的防滑鞋,球重量也小,主打一个人人都能玩。
风洞降落伞(来源:蜜动游乐)
投资一个这样的项目,整体费用并不低, 以1000㎡为例,一般在300万-400万元 ;
设备采购:40万-60万元;
装修费用:灯光、音响、主题装饰,预估20万-30万元;
系统管理费用:收银系统、会员管理、安全监控,预估5万-10万元。
在这些费用之外,最大的投资费用是租金。假设在北京海淀华熙万达商场开一家1000㎡的潮玩运动馆,年租金接近300万元。
张树茂对体育大生意表示,潮玩运动馆和健身房等纯体育运动商业体受众不同,项目定位更是差别很大。“潮玩运动馆属于拉人气项目,很多商场需要这样的项目去提升他们的人气。有一个这样的项目在商场里,周末停车位都很难找了,很多家长会带小孩子去商场里待一下午,晚上也在商场吃饭了。”
因此, 这项商业体的最佳投资主体是商场,属于1+1>2的组合 ,“废旧工厂改造的话,属于性价比投资方案”。
张树茂还举了一个例子:一家位于威海的新开业的场馆“鲸鱼出海”近期刚开业,投资规模150万-200万元,门票一周在 直播销售额就已经过百万。
此外,除了季卡、年卡外,生日派对、团建活动、亲子课程等增值服务才是利润增长点,还有周边配套、商业合作、餐饮等,有限空间,无限可能。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热潮推动,运动商业体逐渐流行起来,从最初的“纯体育”模式,到“数字体育”,再到“数字体育+娱乐”,运动商业已经进入3.0时代,潮玩运动馆是这一阶段的新物种。
从商业的角度看,潮玩运动的商业模式已经非常成熟,亲民单价、高流水,投资虽大,开业即营收巅峰,与其他周边业态也能很好结合。
但在这次收集素材的过程中,笔者也遇到了一位了解潮玩运动馆的创业者王强(化名),最巅峰时期他的朋友同时做了几家连锁店,但现在已经退行了。
“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很多人会尝试,但这类场馆也有一个大问题,就是复购,办完季卡、年卡之后,续费会出问题,有点类似商场里的淘气堡,很多孩子玩几次就不玩了,就靠有限的新鲜劲儿,挣些快钱。”王强对体育大生意表示。
“潮玩运动馆其实和体育的本质有点差别,因为体育其实有很多规则很多年没有变了,潮玩运动馆为了好玩、易玩,改变了这些规则,但实际上,这样虽然容易让更多人接受,但也在底层改变了体育的‘上瘾’机制。”
同时笔者也注意到,由于行业入门门槛低,同一商圈内有可能会开数个类似的项目,在北京五棵松商圈就是如此,数家门店扎堆,加快了门店淘汰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潮玩运动馆并不是“外行的热闹”,一些传统体育创业者已经发现了这一商机,并试图把体育规则和娱乐放在一起。
位于燕郊的老牌体育场馆图克体育,开设了数十个体育项目,过去一直是单项目、单收费,一些项目因为单价高,复购率极低,但这家场馆在最近引入了蹦床,并把乒乓球等运动项目包含在“一票通玩”中,盘活了场馆坪效。
相比一般潮玩馆,传统运动馆无疑更容易与客户产生黏性 。潮玩运动馆的射箭区域工作人员往往只负责简单的安全督导,但在传统体育场馆则会获得教学指导、参与当地比赛活动的机会等,也更容易从一个体验者变成爱好者。这也导致虽然后者门票单价高,但复购率要比前者更高。
一时风口or 运动商业新物种?
那么,潮玩运动馆究竟是一时风口,还是运动商业的新物种?
答案或许介于两者之间。
从短期看,它确实踩中了几个红利:暑期经济、亲子消费、运动热潮、社交刚需,加上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等新工具的赋能,能快速实现百万流水,一跃成为“爆款”。
但从长期看,潮玩运动馆更像是一场“体验经济”的延伸——它不是为了竞技,而是为了出汗、释放和朋友“玩个痛快”。
这意味着它和“正统体育”之间注定存在一层隔阂。一方面,它拉低了体育消费的门槛,帮助“非运动人群”轻松进入;但另一方面,也很难像传统体育一样,形成稳定的用户黏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场馆正在向不同的方向 探索。
有的潮玩运动馆正在往“轻运营”方向走,通过统一加盟模式、复制标准化选址和内容模块,快速扩张抢占市场;而有些,则尝试融合进更深度的内容,如设置比赛积分榜等,提高专业性与参与度,拓展“轻竞技”新场景。
而传统体育创业者的“逆袭”,也并非没有机会。当“票价亲民”不再是唯一竞争优势,教学服务、社群运营、组织赛事等能力,恰恰是体育馆老玩家们的“看家本领”。
在这场“娱乐化”运动消费浪潮中,什么样的场景最终会留存下来?或许是最能让用户在短暂玩乐之后,产生一次“ 我想学下去 ”的冲动。
注:本文所用图片来自不可思议街区、蜜动游乐及网络